近一年以来,广西大学林学院生态、进化及发育研究组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其生物信息学计算分析工作均在广西大学超算中心的Sugon 7000A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上开展。
1、研究论文“Associations of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with skin bacteria and fungi on Asian amphibian hosts"被《ISME Communications》(Q1,影响因子5.1)录用发表(论文在线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3705-023-00332-7)。本研究通过分析四种亚洲原生两栖动物的皮肤微生物群,揭示了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感染状态和强度与皮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关联。抗Bd细菌的丰富度与感染状况相关,且感染蛙类的微生物共现网络显示出更强的细菌间互动和更多的关键节点。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对Bd与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理解,还为从微生物角度解释Bd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于全球范围内壶菌病的防控。
2、研究论文“Ecological Barriers for an Amphibian Pathogen: A Narrow Ecological Niche for Batrachochytriumsalamandrivoransin an Asian Chytrid Hotspot"被《Journal of Fungi》(Q1,影响因子4.2)录用发表(论文在线链接:https://doi.org/10.3390/jof9090911)。本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对1101只两栖动物进行Bsal筛查,未发现Bsal,但检测到Bd。通过生态位模型预测,Bsal可能适宜分布在 GAR 的北部和西南部,且与 Bd 可能共存。气候因素对Bsal分布影响最大,占60%。建议对这些区域进行定期Bsal监测。
3、研究论文“Wall-following – Phylogenetic context of an enhancedbehaviourinstygomorphicSinocyclocheilus(Cypriniformes:Cyprinidae) cavefishes"被《Ecology and Evolution》(Q2,影响因子2.3)录用发表(论文在线链接:https://doi.org/10.1002/ece3.11575)。本研究显示,洞穴鱼属Sinocyclocheilus的75种鱼类中,无眼物种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壁跟随(WF)行为,而微眼物种则介于无眼和正常眼物种之间。通过分析13个代表物种的行为,发现WF行为强度在地下支系中更高,且无眼物种对振动更敏感。WF行为在所有Sinocyclocheilus物种中均有体现,可追溯至晚中新世,被认为是祖先特征,与洞穴适应相关。